Wednesday, November 16, 2016

米水故事二则

(一)
“尿尿!”小朱宝清脆的一声叫唤,惊动了正在洗碗的朱先生,和埋头看超市特价单的朱太太。太太不禁暗喜:难道这是脱去纸尿裤的先兆?先生比较理性,磨磨蹭蹭(太太主观看法……)跑去一看,地上一滩不明液体赫然可见。
“谁尿尿了?是你,还是南瓜?”先生蹲下身问小朱宝。小朱宝低头不语,南瓜一脸懵逼。最后先生发现了关键证据——小朱宝裤子上新鲜的痕迹——才把这件“案子”定了性:没关系,尿尿了很正常,去,找妈妈换去。
默默拉着太太小指头的小朱宝,过会儿就明快起来,又当起了可以回复简单提问的磕巴复读机:
——“是谁尿尿了?” ——“握!(我,太太译)”
——“漏地上啦!”——“漏!”
——“怎么会漏地上了?”——“……(沉默)”
——“尿布包掉下来啦。”——“包……掉了!”
太太默想,还不是之前到处蹦跶学狗爬搞的,还差点冤枉了南瓜。

(二)
尿尿事件不久后。
“臭臭!”小朱宝清脆的一声叫唤,惊动了正坐着发呆的朱先生,和依旧埋头看特价单的朱太太。太太凭着小朱宝表情就知道,已经来不及了,赶紧发号施令:爸爸,快!
谁知道陪厕人员也得是钦定的,随着几声哭闹,先生满脸正气地退出了房间。
陪厕的太太和如厕的小朱宝屁股都没坐热,小朱宝突然弹了起来表示不拉了。太太看了看空空如也的小马桶和(新换的……)尿布里的小球,心想这哪够,肯定还有藏货。
——“再坐会儿吧,还有呢。”——“要要!(不要,太太译)”
——“你要坐大马桶还是小马桶?”——“要要!!(不要,都不要,太太译)”
——“妈妈坐大马桶,你坐小马桶,好吗?”——“要要!!(不要,都不要,就是不要,太太译)
僵持不下时,小朱宝表情突变……太太眼明手快,一把抱起顺势按下说时迟那时快!大珠小珠落玉盘。
——”看吧,妈妈就说还有是不是?下次再坐会儿好吗。“——”哇啊哇~臭臭!“
——”谁拉的臭臭?“——”握!(我,太太译)噢!尿尿!“
——”哦尿尿啦。“——”冲!“
——”拉完再冲。“——吼吼,臭臭!”
…………

Saturday, November 5, 2016

重生得救的确据




今天是姐妹下午茶加分享聚会。除了有美食美器作陪,还有特地从法国回来的姐妹与我们分享。席间谈到了她重生得救的经历和确据,让我对自己是否是个真正的基督徒又有了新的思考。
是的,其实应该不加“真正的”——基督徒哪有真的假的?很不幸,还真有。撇开那些异端、邪教不论,就算在很正统的教会里,恐怕“自己为是基督徒”的人,并不在少数。别人怎样不是我们个人可以论断的,审判席上坐着的是上帝,而不是我们。但我想有一点可以肯定,自己是否真正重生得救,那是自己要确认的,没有人可以帮你。

心Y姐妹说她十八岁归主受洗,十几二十年后,才有了“重生”的经历——用圣经里“死人复活”来比拟,就是生命有了特别明显的翻转:对罪极其敏感、对神话语的渴望、对天家的渴慕、对俗世生活的不在意、对传福音讲神道的负担……越听越害怕的我,最后问心Y姐妹:我想确认一下,“重生”一个人应该只有一次是吗?

后来明白了,“重生”是只有一次,但之后,随着了解神越多,个人生命会有不断地更新。怎么了解更多呢?怎么有更新呢?让圣灵在身体里面正常“工作”:听主日证道主日学有得着啦、多读圣经啦,等等。“重生”的生命,必定是可以被人看见的。如果凭着一己私欲,偏执而行,不与这个世界有所分别,那真要好好思考:我真的是一个基督徒吗?

我想每个人“重生”的经历可能都不一样,但“重生”后的生命应该有类似的地方,了解耶稣越多也越能活出耶稣的样式。真的很感谢一直有这么多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们,是不是提醒我们、鼓励我们。

还有一点我特别佩服摩西弟兄和心Y姐妹,当他们觉得某某弟兄姐妹有是否真正得救的危险时,会劝勉鼓励他们重新向神悔改。换作是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口。在他们身上真的看到了好多学到了好多。

另外,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心Y姐妹说的宽门窄门,她说,其实那些世俗的东西宽门的簇拥者,我们别以为他们在教会外,他们恰恰在教会内。听了心一惊:我真的要确保自己别是那些夸胜自己的、以为已经得救、却到时候听到主说“我不认识他”的那些人。

Wednesday, October 26, 2016

带娃走天涯:纽约波士顿七日游

从美国回来已经一周多了,感觉刚刚缓过来。包仔回来以后可能正遇上猛涨期,吃得好多好多,昨晚似乎又恢复到之前的水准。人也变得开朗了,爱动爱说,可能出去游历一下的确对他小小的大脑有了刺激,感觉一下子明白了许多。
他三个月的时候曾经带着他去纽约、费城、华盛顿,那时候他应该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也是忙乱一片,根本无暇记录。这次快两岁了,有感触也能有时间记录了。
重点提纲先列出来:

  • 吃:住处若有厨房最好,带着孩子吃顿家常饭,保证食物摄入营养均衡,没有也没关系,两岁左右可以跟大人吃一样的了,在外面偶尔将就下也没事,多备点水果零食;
  • 住:不论是旅馆、民宿……还是方便至上,宁愿多花点钱,带着娃,方便快捷第一位;
  • 行:飞机、火车、公车……纽约和波士顿的公交系统都还不错,不用非要开车。小朋友也喜欢坐各种交通工具,一路叽叽咕咕,根本不嫌。


渥太华-纽约
上次去坐火车,坐了快12个小时,这次孩子大些,坚决坐飞机(而且他还免费)。中间在多伦多停留一次,半天就到了。我们选择了比较早的航班,五点半就出门了。我喜欢早点出门,小朋友上午如果愿意可以补觉。我们第一程飞45分钟,包仔在飞机上兴奋得很,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摸;第二程两个小时左右,奶睡一次(还在哺乳T.T 也有好处,哄睡只要一块布),剩余时间吃点零食准备点好玩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在渥太华机场候机,还有个小小游乐园

我之前特别担心他在飞机上哭闹,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 准备了三四样零食,包括他吃过喜欢的和没吃过却肯定会喜欢的;
  • 带了两本绘本,从图书馆借的,事先读过两三遍,保证喜欢,但又没有过了新鲜劲;
  • 装上三辆小车,宜家买的很便宜,万一掉了也方便以后补货;
  • 手制毛毡布偶一套,可以配合唱歌Old McDonald had a farm(即“王老先生有块地”),也可以随便瞎玩;
  • 反复贴纸书一本;
  • 蜡笔水彩笔若干,都是可水洗的,配白纸簿一本,画画用。
我做的毛毡布偶

带的两本书,都有我们家小狗南瓜的形象,包仔特别喜欢第二本,反复看

事实上,包仔对坐飞机这件事本身更感兴趣,玩具啊书啊都是看了几分钟就不要了,专注力不在这些上面。也没有明显的耳鸣头疼,就是不太愿意在起降时候老实和我面对面坐着,总说要“下”⊙﹏⊙b

纽约3日游
下飞机以后,在纽约机场吃了顿简餐,坐机场大巴直达市中心。我们降落在Newark机场,大巴坐到Port Authority,十六七块一个人,包仔免票。中间坐过站,按下不表,总之是多走了十几二十分钟路。到了车站,坐NJ Transit去New Jersey,这次住的民宿在那,过林肯隧道马上到。到了以后稍作安顿,步行去附近的超市买点菜,晚上就着简陋的厨具食材,做了顿家常菜,三个人吃得香极了,都不够吃。洗漱后喂奶,包仔自己抱着他的小熊,乖乖入睡。
就着对岸的曼哈顿夜景吃晚餐,米饭、酱油鸡腿、西兰花

虽然从民宿所在的新泽西到纽约市中心直线距离很近,不堵车公车开十几分钟就到,但是在这里使劲儿敲黑板!如果是两个人没孩子,住新泽西没什么,也挺好;如果有孩子还不开车,下次打死我也不住新泽西,一定多花钱住纽约市中心。原因?

第二天早上下雨,本想去大都会,结果离纽约市中心就一站的距离,愣是挤不上车。当天是周日,车次本来就少,30分钟一班。我们是过隧道前最后一站,到我们这站的时候,已经是满满当当,司机根本不让我们上车,任凭我们带着娃站在雨中苦等。等了两班车都这样,我们决定换Uber,但原本就没打算用Uber于是也没带安全座椅,来了辆车,看我们有孩子,拒载。结果我们只好爬一个山坡,再走到另一个车站——那个车站稍大,来往车辆多,很多班都可以去纽约,总算挤上了。
在雨中陪我们等车的小包仔

可想而知,后来我们为了能赶上早班车去波士顿,四点半就起床,五点出门,两个人一个抱娃扛推车,一个拎二十几公斤的大箱子,要爬好几十级台阶的酸爽……回来以后我手臂肌肉都突出了好多……
住在市中心,出入有地铁,就算步行稍微有点距离,那也是可控的,根本不用操心公车司机是否会拒载这种事。
包仔和爸爸买地铁票


虽然这天如此不顺,浪费了一个上午,但赶到市中心后,吃了一碗特别雪中送炭的拉面。渥村这犄角旮旯地儿根本没有!你知道,在这样一个凄风苦雨日,我们带着孩子花了俩小时好不容易赶到市中心,改变行程直奔拉面店,等上十几二十分钟,吃上了两碗热腾腾、味道美(但量有点少,可能习惯北美份额了)的拉面,是什么感觉吗?!T.T
店名Ippudo一风堂,天朝的北上深都有,我们渥村没有……
一风堂的拉面


下午去第五大道看看,渥村来的穷乡下人,毫不犹豫直奔优衣库去花银子……是的我们渥村又没有……天朝人民知道你们多幸福吗T.T
接着就是走走走走走走。遇上一个游行队伍,耳膜快被震裂了不算,还要接受交通管制,绕来绕去多走了好多路。想要买瓶酒带去晚上赴宴,也找不到店买,啊……幸好乡下人有备而来,带了加拿大特产,不至于完完全全空手前往。
在异乡和曾经的旧友一家又碰面,两个孩子也差不多大小,之后又一起游波士顿……现在想来都是幸福满满。

第三天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前那次去过大都会,但来去匆匆;这次再来纽约,特地预留满满一天给她。早上先在Carlo's吃早餐,好吃到哭T.T 这里的龙虾尾巴lobster tails一定要买,我觉得比波士顿另一家甜点店Mike's好吃多了,Carlo's的夹心是pastry cream,Mike's的感觉是人造奶油成分居多。还有Carlo's的提拉米苏,也是美极了……
在Carlo's的早餐

吃完早餐,经过中央公园,来到大都会。没想到的是,小包仔也很喜欢大都会,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管着他不乱摸真的好难。午饭在大都会楼下餐厅吃,除了咸点,算是健康可口。下午包仔在推车里睡了一觉,醒来时正巧在礼品店。我们三人都有所斩获。
在大都会都跑没影儿的小包仔,及大都会礼品店里供大家涂鸦的画本和笔


纽约-波士顿
前面说到我们起个大早去赶车。坐公车到Port Authority后,再坐地铁到Penn Station坐火车。有了前年的经验,这次毫不犹豫直奔“小红帽”Red Cap Service。纽约不像其它火车站或机场,登车前并没有照顾老弱病孕残的优先通道。但你有需要,可以找小红帽,不过记得给小费。小红帽有专门的休息室,会有个小红帽跑来跟你解释,会帮你看在哪个口去到列车,帮你搬行李,带你提早上车,早上车就可以早挑座位,这对带娃的父母来说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我们挑了靠厕所的位置,前面没有座椅,有大片空地,方便娃行动。和在飞机上差不多,玩玩吃吃睡睡,五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
从火车车厢内往外看


波士顿3日游
从纽约坐火车五个小时后,约中午时到达波士顿。午餐是在火车上随便解决的,下车后乘坐公交车,一下子就到了住宿的地方。波士顿的公车比纽约的宽大多了,人也少多了,票价也便宜多了……单次公车票2块钱,我们买了7天任意行,21块,公车地铁随便乘。
波士顿是个特别漂亮的城市,有港口有海滩,老城区历史与摩登共融,两大知名学府赋予了她更深一层的静谧……我和好友都开始幻想以后娃娃们来读书我们来陪读的美妙场景了,反正白日梦不花钱^_^
下午我们在民宿附近的海滩及公园逛逛,让娃放放电。再去超市采购,晚上大家吃家常菜。
民宿附近的海滩


次日是学府一日游。第一站是哈佛。
哈佛很漂亮,走在路上的学生也很多,校园内的建筑都很有味道。我们去的主校区,学校的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免费的哈佛游,带队的是学生。一览名校风采的同时,还可以问问他们自己在学校的感受。带我们的是个读社科方向的大二女生,她说也许因为专业关系,她平时可以从不同学院选很多门课,比如烹饪课是真的会做菜的(听上去很好吃)。至于学费方面,她说,哈佛做得很好,一年5-6万,大多数学生都有奖学金支持。我听了,心想,就算这样,也要有本事进啊!
另外很可惜的是,哈佛的食堂并不对外开放……
在哈佛感受一下


在哈佛附近用餐完毕后,我们去了MIT。MIT和哈佛的风格太不一样,太不一样,太不一样了……如果说哈佛是熙熙攘攘,我们到了MIT后一度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没什么人,看到的人也打扮很有geek风格……比如我就看到了一个穿长棉袄背双肩包但下身着睡裤的短发女生边啃面包边走过……
好友老公说俩娃“躺着也能进”

兔牙哥倒是在MIT很兴奋,先是发现了路边的太阳能板,情不自禁去摸摸。又以找洗手间的名义想混进教学大楼,可惜马上被发现是旅客的身份,嘿嘿。我觉得,哈佛和MIT都很好,只要小包仔进得去,我肯定支持,只要进得去啊……唉话说回来,波士顿大学也还行啦,主要是波士顿这个城市太美了。

第二天,我们去了老城区逛。沿着自由之路的标记一路逛,顺便买买东西吃吃点心。老城区昆西市场里的餐馆价格都偏高,量也很一般,但若说填一下肚子也无可厚非。
俨然成为了好朋友


最后一天分别在即,上午在火车站附近闲逛时误打误撞到“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纪念博物馆。每一个历史考生肯定记得。阳光微风拂过的蓝天白云,我们也要彼此道声再见,期待下次相聚。
当晚住在港口对岸,看到非常漂亮的夜景。波士顿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无以伦比的印象。
海港夜景


波士顿-渥太华
回程也是一早的飞机。波士顿海关还给了包仔一个很酷的贴纸,被我珍藏在手账本里了。回去时候坐飞机我们三人都有了经验,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包仔在飞机上睡过以后下午一直没睡,也没有太累,下午跟着我们去买菜,第二天还回教会,都很好。
在多伦多转机


感恩的事……
自从结婚以后,出游我就很少操心,兔牙哥办事比我细心多了,他很多细节都考虑到,行程安排都他定,我特别放心。另外,在纽约那个周日,他还提议我们自己进行小小的家庭敬拜,也特别出乎我意料,但让我特别感动。我们唱了几首包仔的儿童主日学歌,分享祷告,再出门。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苦等的那两个小时里,包仔心情没有收到丝毫影响,照旧快乐有耐心,也没有生病。
受好友启发,最后一晚给包仔打了个地铺,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

和好友一家的相处也特别舒服,我们两家在吃住行上合得来,两个小朋友也是特别乖巧,短短几天的相处就成为了好朋友。

比起前年带着三个月大的包仔出行,这次的旅途虽然也有不顺,但开心有趣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他现在也许根本记不住什么,但对于爸妈来说,带着孩子也能旅游,实在是快乐的事。
我的手账本,留了些车票贴纸

Monday, September 5, 2016

渥村的农业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

这周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结伴去了两个博物馆,农业和儿童。第二个很好理解,第一个乍看和小朋友没什么关系啊。其实我们去的是农业博物馆那片大农田上的一小部分而已,专门看小动物的。农业博物馆除了这部分,还有花田、实验田(好像不给人参观也不给人摘果的吧)。儿童博物馆更是另一个博物馆(以前叫文明博物馆,现在改叫历史了)里的一部分。两个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很享受。作为大人,我也终于体会到了我自己小时候疯玩、我爸妈在旁傻等的滋味,哈哈。
话说回来,其实成人也完全可以享受其中的。除了孩子们的欢笑,还有一些细节是永远可以体会的,只要努力保有一颗童心就行。
渥村所有博物馆每周四下午4-6点都免费。

农业博物馆
我们是周一早上去的,都没有起大早,朋友的孩子小麦两岁,包仔一岁半多,出门都是拖拖拉拉。到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半多,不过好在是周中,停车场空位还是很多。以前来过农业博物馆一次,主要看花,所以推车不好推(大草地啊都是)。这次也没带,但有点后悔,因为里面都是铺好的柏油马路T.T 虽然地方不大,但小朋友看起来特别慢,一言不合就要抱抱……所以还是推荐带推车T.T
全天停车价6块钱,还能辗转另两个博物馆(忘了是哪两个-_-)停,只要是当天。门票的话,成人10块,三岁以下免费。
进去以后包仔就被马所吸引住了……看了一会去牛棚看公牛,兴趣一般。最喜欢看小猪仔,一窝猪仔叠罗汉睡觉,偶尔跑出来一两个,居然定点撒尿拉臭的,煞是可爱。其次爱看母牛,两排母牛好是壮观!
这个也可以待个大半天。建议自带午餐,有刀叉的地方实际上只有自动贩卖机……

儿童博物馆
永远人多的儿童博物馆,处于渥村历史博物馆内部,场地不大,但孩子们探索的地方真不少,小细节做得很可爱。包仔最喜欢门口的长途车,还有各种车,都要坐一坐。再有大轮船,也玩了很久。
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是周二在家附近的Playgroup感染了肠胃感冒病毒,周三中午在吃饭的地方开始吐,一路吐着回到家,萎靡了一两天才又恢复了体力和胃口……我也不幸中招,所以完成这篇也只能一拖再拖T.T
门票成人税后17块左右,三岁以下免费。好像还可以去其它场馆看,当天吃饭后匆匆回家没有细看……两个半小时就全天停车价了,12块5……
有餐厅可食用简餐。

Thursday, August 25, 2016

姐妹们的下午茶

上周六姐妹一行八人一起去渥村周边的牛津小镇品下午茶。房子据说是1852年造的,现任屋主是英国人,买下了这栋老房经营餐饮,谁知反倒在渥村碰上了以前大半辈子没在英国本土碰到的女王。

姐妹们一路就叽叽喳喳兴奋极了。真是,偶尔把孩子托付给老公看管,自己结伴出街,再美不过。有了孩子以后最宝贵的之一就是自己的时间。
茶是一般的茶,点心自己在家也能模仿,不过咸甜两道下来,各种花色要做好,也不容易。有的姐妹顾着拍照,有的姐妹细细品味好回去也做出来,我,我在拍各有姿态的她们(*^__^*)


回到家,兔牙哥说和包仔相处好极了,午睡醒来安静喝奶吃水果,接着就督工,看粑粑装家具。我到家,最兴奋迎接我的是南瓜……包仔极为冷静,转身又找粑粑玩了。

Wednesday, August 24, 2016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赋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赋,你的是什么?
昨晚看完了《天才瑞普利》,神伤很久。汤姆·瑞普利说,如果时间能抹去一切,希望从借那件外套开始。我看完以后想,如果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找到他,告诉他,就算整个世界都仿佛不在意你,但还有一份爱是永远、是不变,你愿意接受吗,不知道一切会不会改变。
然后想,有一半的几率瑞普利会觉得那人是神经病,或愤激或蔑视,继续走在这灰暗的路上。但谁知道呢,谁能得救、在什么时候、怎样的契机,这都是秘密。

瑞普利说他的天赋是模仿,仿造笔迹,说谎。我回头想了想,平凡的生活,做饭和记录只能算作是爱好,并不觉得是天赋。但有一样,我是希望我拥有着的,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这个天赋,那就是爱的能力。

问兔牙哥观后感,因为是他先看起的。他说,好无聊的片子啊,好多废话-_- 我问他,你看完了没,我怎么觉得全程紧张。他说没……停在哪儿了?停在汤姆·瑞普利和迪克·绿叶同坐一条船上的时候-_-
直男的审美啊。

Friday, August 19, 2016

包仔最近喜欢的儿歌

在渥村免费的幼儿资源还是很不错的,自从包仔白天只睡一个午觉以后,我都尽量在上午带他出去,下午在家。一周五天,两天去家附近的早教中心举办的游戏小组,一天和外婆视频,一天买菜,还有一天去图书馆听故事。偶尔妈妈们组织搞个活动,或是门训小组。总之想办法丰富起来,这样我也好带些。
包仔并不是天生外向的孩子,如果搁在国内,早就一个个“内向”、“怕羞”的标签往他身上贴了。身为父母一开始当然也对他动不动就抱大腿、痛哭流涕的场面感到不好意思,不知所措。但时间久了,也慢慢学会尊重他天生的个性,多给他时间适应观察,我们也尽量做到不和旁人比较——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父母天生就会的,需要不断自我提醒。

许是慢慢长大了,见得多了,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总是愁眉苦脸的小婴儿了。现在去早教中心的游戏小组,玩的积极性大了很多,会自己主动发掘新的兴趣点了,还会高兴大叫大笑,而和其他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唱歌,也从旁观者渐渐过度到参与者了。我发现的确小朋友们都喜欢反复唱的那几首歌,配上动作最好,这几个月来来去去就这几首是特别受小朋友喜欢的,Zoom Zoom Zoom, We are going to the moon;Sleeping Bunnies;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又押韵,重复的字词又多,还有有趣的动作(小朋友的笑点真的很低)。这几首我在家也经常会和他唱,他比在外面做得还高兴。

最近有首新歌,我特别喜欢,包仔也慢慢爱了起来,歌词很逗,喜感十足,配上滑稽的动作,真是嘻嘻哈哈一大片的效果。
Down in the jungle where nobody goes
There's a great big gorilla, washing his clothes/hands/feet/hair...
With rub-a-dub here, and rub-a-dub there,
That's the way he washes his clothes/hands/feet/hair...
He goes boom boom, zoom zoom, boogie woogie,
He goes boom boom, zoom zoom, boogie woogie,
He goes boom boom, zoom zoom, boogie woogie,
And that's the way he washes his clothes/hands/feet/hair...

很可惜在这里没有办法找到很好的中文游戏小组,以前去过一个,也是在同一个场地,中文的游戏小组在唱歌(居然是老师放手机音乐带着唱的)、游戏设计上,都比本地的要差一大截。奶奶带来的火火兔里的歌,也是新旧参半,也许我需要找找更好听的中文歌,多和包仔在家唱唱。

Sunday, August 7, 2016

别问做家庭主妇值不值

纸心录开篇写这内容,主要原因如下:
一、我自己目前是全职带娃,所谓家庭主妇,家庭妇女,或者无业游民——我想这几个称呼,很可能在大多数中国长辈甚至同辈的眼里,是同义词;
二、最近刚被本意肯定是爱我的亲戚长辈们关心过,还有温度呢;
三、很久没有写博客了,觉得有理由重新开始。

就我看到的文章,对于家庭主妇,基本持理解状态。更积极一点的,或是本身就是的,肯定用“全职带娃”这几个词,好像“家庭主妇”更多用于旁观者的描述中。如果用“家庭妇女”,那就好像自动带了一丝语气,有点微妙。而“无业游民”这几个字,如果不是隔着什么关系面子,恐怕早就兜不住了。双方辩论已经很多了,我一个新手妈妈也没什么更特别的可以补充,仅就我自己经验而言,谈谈我的感受。

我家亲戚,包括我妈,早就对我“在家呆着不工作”有想法了,越是亲的越是说得凶。公婆心里肯定有想法,虽然说“你喜欢就好”,但是表情语气摆在那里,不过人家有想法也可以理解。我妈那边的亲戚,最近不抓着机会和我谈了谈,大致意思无非是,以后还是要出去工作,否则和社会脱轨,而且受教育那么多年,在家作家庭妇女委实可惜不值当,然后帮我想了一些谋出路的点子。不过也说,“我们这是随便说说”,但也说了个把小时。当然了,这些话的背后,我敢肯定是出于善意的,希望我过得好。但这个“好”,却是世人眼中的好罢了。我妈呢,针对这个问题,早就和我谈过、严肃谈过、谈到我觉得委屈哭出来过。现在呢,因为孩子不过一岁半,人在加村确实没什么人“帮带孩子”,问题暂时搁置。

这次和亲戚聊天,大部分情况是他们发表意见,我在旁吸收附和。首先,这不是一场辩论,甚至也不是一场交流,因为他们已经自己把论题论点、如何立论、如何结论,全部搞定了,正反方不需要交锋,双方会晤愉快和平,最后就是期待着我在来年用行动为正方的获胜加一份附录。我也没想和他们争辩,因为这次我自己的关注点,并不是在“值不值得”上。

我发现,从“家庭主妇”这个话题可以引申出许多来。这次最让我讶异的,是在场三位长辈(两位亲戚一位亲戚朋友),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你喜欢吗?在他们为我畅想的人生蓝图里,也是没有人问过我:你喜欢以后做什么?

这是很有意思的。他们知道我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一年半都是念的传媒,于是首先基调早就帮我定好了:国内知名大学(虽然我们学校传媒专业老实说真的……)本科、国外大学硕士,这么多年所谓的精英教育(我自己真的不这么认为……),最后却落得一个家庭主妇的身份,太可惜!

接着呢,默认语境是:我以后肯定还得干传媒,否则对不起近六年的时间。遣词造句上也是有甄选的,“……也不能说是浪费吧,但你肯定能够再想办法”,就是,像我们读传媒的,一听就知道,“也不能说是”后头加个“但是”这种句式,那背后不就是原来那意思吗?不是百分百也是七八成吧。

自然而然,他们引导的方向就成了,希望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让我有所反思,进而向着他们为我提出的方向努力。毕竟,他们是长辈嘛,走过看过的都比我多。我这点也是赞同的,而且这些人生阅历,好好吸收肯定有帮助,换个角度看总能带来启发。我也一点不觉得这些我是不需要的,比如,他们认为我在这段时间应该不停歇保持记录的习惯,我觉得很对,于是很惭愧把停止几年的博客再想开始。

但很可惜,他们没有通过这次聊天了解到,其实我早已不想做传媒了。有客观因素,比如语言,英语不是母语,更别说法语;也有主观因素,那就是我早就不知从何时起,对传媒再也没有当初纯真的想法,一片的热情。或许他们觉得这就是懒啊,正是在家无所事事造成的思维的愚钝、积极性的消殆,所以亲戚朋友才会说,工作的母亲也能兼顾家庭,身边事业成功的妈妈和子女关系依旧亲密,而且,“孩子们看见妈妈不在家里犯懒,也是好榜样”。

这不就是直接把家庭妇女和犯懒妇女划上了等号嘛。没人问我,你喜欢一个人带孩子吗,你对家庭主妇这个工作,有多投入?

可能他们委实觉得,我对我每天行程的轻描淡写,真的是没啥好挖没啥好谈的。

有一个问题,那位朋友问了我,问孩子的外婆不能来帮忙吗?我说我妈还上班呢,她说,家里老人真是宝啊,意思是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新手爸妈真幸福。站在他们的背景上,我理解这样的说法,毕竟父母那代也是,没什么产假,祖父母帮忙看孩子自己回去上班,是千千万万家庭共同的选择。后来我回她,“不过我自己还挺享受一个人带孩子的,因为可以自己说了算。”

这下有意思了,明显那位朋友愣住了。可能她没想到,还有我这样不领老人情的小辈。这个话题我这次不想深入,两代人有想法差异很正常,但我觉得起码可以试着理解彼此,不要马上划条三八线,泾渭分明。

回到另一个问题,就是长辈眼里的好,是“世人看为美”的——目标就是赚钱成名。当然没有那么露骨讲出来,但什么“我朋友做的类似行业……赚翻了”、“搜索一下本地名人,看看他们怎么起家,如果能够从他们身边助理做起,也很好”,这样的建议,你说我总结得对不对?

所以,我眼中以后想重新开始学习、工作的方向,是很不符合他们、背后世人,对“好”的期许的:不会赚钱(在学校当班级助理,怎么赚大钱?),不会出名(没有风风火火出差啊蜕变成独当一面女强人的前景)。这,“不好”。

聊天后我久不能寐。倒不是因为受了刺激,想以后该怎么赚大钱出大名,而是庆幸,幸好在上帝的眼中,普普通通的我,就算是受过高等教育但还是普通的我,不论我做什么,如果我喜欢我投入我愿意付出愿意摆上,家庭主妇也好,不赚大钱不出大名的普通职业从业者也罢,总有极其珍贵的地方。世界上普通人是很多的,而且我觉得大家要承认,普通人总比名人多,就算性格上再会争取,普通人总是比名人多。安心做好一个普通人,并不能说错;专心做好上帝的孩子,更是很难得。

这就是我想说的。不要问值不值得做家庭主妇了。不是其它什么原因(教育投资啊独立自强不怕老公甩你啊,或是想要多陪孩子啊不错过任何一个成长里程碑啊),而是问题就问错了。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有自己的偏好和热忱,如果想法不一致,很正常,愿意多了解,再好不过,但请不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来用各种明喻隐喻等等方法来强迫大家想得一致。这点在很多问题上都适用,当然,什么是法律和道德,底线在哪里,是个很大的问题。

学会聆听学会包容,有思考有实践很重要。看,对我个人而言,我又开始了记录。